【AMA在线沙龙第2讲】已于上周五完美落幕,本次沙龙由资深高管教练Kent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教练辅导的经验,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,和对教练话题的关注。
在此,特别鸣谢:施维雅培训师-Grace在微信群里为我们分享她的听课笔记。用涂鸦笔记的方式,不仅生动记录下所有知识点,还能锻炼思维能力,下次沙龙您也可以试一试^_^。
以协助他人学习(而非给予指导)的方式,将他人的潜力释放出来以达成最佳绩效。Coachingfor Performance (Whitmore, 1992)Performance = Potential – Interference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(Gallwey1975)定义教练式领导,重点在于 “非给予指导”,也就是不用指导的方式让他人找到答案。如果他人经常能自己找到答案,那他的潜力就得到了释放,绩效也将会更好。另一个定义:绩效=潜力-干扰。帮助一个人取得良好绩效有2个方向:帮助减少干扰 和 提升潜力 。 教练式领导的精神不是教导别人,而是帮助他提升他的潜力,减少干扰,即减少他的盲点。我们每个人都有盲点,有时候这样的盲点需要别人协助才能发现。 指导式领导的出发点是解决问题,而教练式领导,我们希望的最终目的是 改变模式。 解决问题是治标,改变模式是治本,这也正是指导式领导与教练式领导最重要的区别。 一个经理人通常会有三种角色,三顶不同的帽子:主管、老师、教练。作为经理人,通常不是自己完成任务,而是经由别人来完成他们的任务,所以戴这三顶帽子都有一个共同目的:能够影响别人。而影响力的来源,根据戴的帽子不同也会有所不同。 戴主管的帽子时,我们的任务是指派工作给下属,监督他的工作进度,调薪,晋升或辞退等,这时 影响力的来源是我有实权 。 老师的任务无外乎是解决问题,传授经验。这时 影响力的来源是学识或丰富的经验 。 教练的所作所为是找到盲点,改变模式,发挥潜力。他的 影响力的来源是帮助别人成长。 如何平衡运用3顶帽子,将改变模式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的教练辅导当中?Kent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他辅导过的真实案例: 最后,如何帮助被教练对象发生改变呢?Kent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心理学大师 Virginia Satir 的萨提亚教练模式。萨提亚理论的精髓:人就像一座冰山,水面上容易察觉的是行为,水面下不容易观察的抽象的有4大因素:观点、情绪、期待、渴望,这4大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。 在萨提亚教练模式下,我们常见的盲点是什么,有什么相应的对策呢?